台灣護理產業工會理事長盧孳艷說,當年SARS風暴造成11個醫療人員殉職,其中有7個是護理人員,
如果1名駐院醫師夜間必須照顧6、70名病患,護理人員平均1人照顧20床病患,這樣哪來的醫療品質可言?
如何面對即將來到的流感疫情?她呼籲馬總統儘速落實2年前的競選承諾,降低病護比至1比7的水準。
今天(4/25)下午在立法院的記者會內容
http://newtalk.tw/news/2013/04/25/35865.html
台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理事長、新光醫院急診醫師張志華也提醒,國內對於急診不設限,壅塞的急診若有潛藏的病患,恐成為防疫漏洞。張志華表示,台灣醫療勞動條件越來越糟,防疫前線最需要的是武器和資訊,武器就是藥物、口罩等,資訊越公開越正確,醫療人員就越不會有恐懼的狀況。他強調,醫護人員的勞動條件往往在防疫中被忽略,但卻是不可或缺的一環。
張志華提醒,當年SARS的經驗告訴大家,急診室往往成為新興傳染病迅速傳染的溫床,因為急診室人來人往、管制鬆散,任何人都能進入急診室,而且許多家屬都在急診室陪伴病患,更讓急診室的管控非常困難。如果是在潛伏期內的H7N9,快篩也無法驗出,急診室恐怕會成為防疫H7N9的漏洞。